一短线免息配资炒股
我是晋中市介休市义安镇孙家寨村人。孙家寨与北辛武村毗邻,两村相距仅仅五里。从记事起,我就随着大人经常去走动,青年时代去北辛武理发、赶会、赶集、看戏、看电影是常事。
北辛武是介休数得着的大村,特别是历史上曾经出现过闻名遐迩的晋商巨贾“冀家”。打记事起,就经常听父亲讲述冀家如何富有,又如何仁德;也讲后人如何败家。最难忘的,就是父亲多次讲他亲身经历受到冀家善待和恩惠的经历。
在父亲十一二岁时,有一天大人打发他提着攒了好多日子的一篮鸡蛋,去北辛武村西口的冀家“笃信堂”出售。动身时大人们再三嘱咐路上一定要小心,不要把鸡蛋碰坏。因此,父亲一路小心谨慎,不想上了几级台阶进入富丽堂皇的“笃信堂”冀家大院后,他抬头四望,满眼青砖碧瓦,雕梁画栋,绚丽灿烂,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贫苦人家的孩子,哪里见过如此华美的大宅!父亲当时只顾东张西望,一不留神摔倒在地,一篮鸡蛋摔了个稀烂。出现如此严重的“闪失”,对于当时一个无父无母、寄人篱下、受人白眼、孤苦无依的穷孩子而言,简直是闯下了天塌地陷的弥天大祸。
提起父亲的苦难身世和当时的艰难处境,令人唏嘘。我家的祖籍是介休市张兰镇田堡村,曾祖父曾在张家口当伙计做生意。天不假年,曾祖父早逝。曾祖母带着未成年的祖父,改嫁到孙家寨任家。祖父长大成人后生下了父亲和比父亲小三岁的叔叔。父亲七岁那年(1918年),伤寒病瘟疫大流行,祖父不幸染病身亡。不得已,祖母只能卖掉那个比父亲小3岁的叔叔,把祖父草草安葬。之后,祖母改嫁到汾阳,留下7岁的父亲。为了延续赵家血脉,年迈的曾祖母只好把年幼的父亲带到任家抚养。
展开剩余84%怎奈任家也是生活艰难的贫苦农民,平白无故多了一张吃饭的嘴,加上曾祖母年事已高,已不能当家主事,各种艰难坎坷自不必说。但是父亲始终告诫我,在那样艰难的年月里,咱赵家还是依靠任家的饭食长大的,这份恩情一定要牢记。此段生活,到父亲十三岁外出当小长工才告一段落。
鉴于此种身世和背景,不难想象,摔坏这篮鸡蛋的后果是何其严重?年幼而贫弱的父亲是多么惊恐和无助?慌乱中,他大哭不止!哭声惊动了冀宅大院的掌厨,只见从大院厨下走来一个人,他将惊惧无措、瘫坐在地上的父亲拉起来,把被摔得稀烂的鸡蛋收拾好,并领着父亲来到厨下,估价给了几枚铜板。这时父亲才如释重负,急匆匆返回任家交差。
五年前经曹锦兄介绍,冀广大先生赠送作品《晋商冀家》后,我曾反复阅读,精心揣摩。并有机会于乙巳年正月初二,全家人一起驱车10余里,来到久别的北辛武村探访。我们先来到了已经修复的介休市级保护单位冀氏老宅“敦信堂”。进入“敦信堂”老宅,宏阔的庭院,巍峨的建筑,精美的木雕、砖雕、石雕,映入眼帘像一位历经沧桑、容颜苍老的老者,无言地诉说着冀家四百余年的艰难历程和曾经的辉煌。我站在冀氏庭院中穿越时空般陷入深深的沉思。
遥想一百年前,年幼而贫弱的父亲进入这样的大院,因好奇一跤跌倒摔烂了鸡蛋,如果是我也会犯同样的错误。此时此刻,我仿佛看到那个富有同情和怜悯情怀的冀氏族人,听到哭声急匆匆从厨房赶来,不是训斥责骂,更没有踢上几脚把父亲赶出大院,而是一番安慰,收下了打碎的鸡蛋,照价付了铜板。这份善良的举动、宽厚的胸怀,百年之后仍令我这个后人也感到了温暖。晋商冀家正是为富且仁啊!岁月悠悠、世事沧桑,站在此地,我感慨连连。
二
冀氏历经十几代,有着经商四百余年的历史。从其九世祖冀佑于明朝正德年间(1519年)官场失意教子经商始初创基业;十世祖冀德、冀忠走街串巷贩卖食油、蜂蜜开始,稍有积蓄后,又到潞州和河南南阳做潞绸及生丝原料生意,而后向南方发展。最早于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冀家在湖北襄阳开设了冀家第一座商号“复盛”布庄。此后生意逐渐扩大,冀忠与其子冀文林相继在襄阳创立“复盛”绸缎庄、“复盛”粮行、“复盛”茶庄四处。万历中期(1620年),冀氏已在襄阳设字号六处。在晋省的汾州、平遥、介休、孝义、祁县开设布匹、粮油、绸缎、杂货等商行门店十余处,从业人员达100余人,总资产达白银八万余两。
清道光初年(1821年),冀家商业发展达到了第一个巅峰时期。在全国各地共有字号120余处;其中,仅冀国定在平遥、汉口、襄阳、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创设的银号、钱庄、当铺就达三十余处。各字号总人数达1300余人,冀宅净存白银300余万两,总资产达白银九百万两之巨。
最值得一提的是冀氏商业王国发展壮大过程中还出现了一位巾帼不让须眉的马太夫人。冀国定去世前大胆委托夫人马瑛仙主持冀家的商业王国。马瑛仙不负所托,以过人的胸襟气魄与智慧胆略,将冀氏商业机构进行重组、整合,组建商业事务总管事和商业事务总监管两个机构,明确其各自职责。选派十九世传人冀煃照为首的精兵强将,将冀家遍布全国各地的商号分为:包头区、东北区、京津区、汉襄区、江浙区、福州区、聊城区、陕川区、本省(晋)九个区域管理,并制订了一套行之有效、严密完善的管理制度与运行办法。
清咸丰元年(1851年)春,马太夫人遵从丈夫冀国定生前嘱咐,鉴于孩子们已长大成人,审时度势,建立“五信堂”,实行“家产分配、统一管理、各自核算、协调经营”的管理模式。这样做的好处,实际上是分产不分家,既有统一管理的宏观调度,又有各自独立经营核算的空间,避免吃“大锅饭”的弊端,有效调动了各堂主参与冀氏商业经营与管理的积极性。
家国情怀铸忠魂,担当精神传千秋。几百年来,冀家对于国家有难、民间有灾总是毫不吝啬、慷慨解囊。据冀氏年谱记载,从乾隆初至民国200余年间,有记载的30次左右。冀家用于捐输赈济公益的白银总计190余万两。其中,用于救灾赈济白银53.4万两;粮米7800石;为国捐输93万两白银;公益建设支出44万两白银。
近代以来尤其是民国后,中华大地战乱频仍,民不聊生,民间商业借贷逐渐走向没落。冀氏家族内部也出现了纨绔子弟,更加速了家族商业的衰败和消亡。
三
探访冀氏老宅,梳理冀家商业传奇,感怀冀家曾经的恩德,我内心百感交集。
一是冀家纵横明、清两代,历经四百多年的历史沧桑,在雄踞全国十大商帮之首的晋商中,北辛武冀家成为晋商发展史上的一颗耀眼的明珠。观赏“敦信堂”冀氏老宅,雄伟的气派,规整的格局,令人叹为观止。冀氏老宅,是由北京皇家宫廷设计师雷氏后人设计,鼎盛时期的晋商冀家,在北辛武村的不同方向,不同位置兴建了五处大宅——“五信堂”。另外,还修建了“冀氏宗祠”“乐天园”冀家花园、真武庙、乾宁庵、文坛塔等一批寺庙庵堂。其中,现存完好的国宝级文物“琉璃牌坊”便是典型代表。可惜冀氏大部分的精美的建筑没有保存到现在。
介休籍原山西省财税专科学校校长赵丽生所著《晋商风云》一书中提到:“明清时期,晋中是晋商的大本营,介休商人当然是晋商的主力军。”书中还提到:御史章嗣衡曾在上咸丰皇帝奏折中写道,“……介休百万之家以十计……”。大清历时百余年的“康乾盛世”,晋商发展达到了鼎盛,甚至民间有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二州,不如平遥介休”的说法。总之,无论是从商业规模,还是财力、物力,以至豪宅大院和社会影响各方面来讲,鼎盛时期的冀家无疑是晋商队伍中的翘楚。
二是纵观冀家经商历史,波澜壮阔,起伏跌宕,是一幅辉煌壮丽的历史画卷。且不说,“清军入关,扬州十日”“太平天国运动”“庚子之变,八国联军侵华”,三次大的劫难,冀家直接经济损失总计白银一千万两以上,单就人员伤亡方面,先有清顺治二年(1645年),因扬州生意被毁、被抢、被烧,冀光前之妻气绝身亡。后有“太平天国运动”中冀家商业共有127人伤亡,73人失踪。非但如此,嘉庆十二年(1807年),冀国定七岁女儿遭绑架。当年十月,他又被诬陷坐牢。同治三年(1864年),冀以中赊店殒命,为不影响商业经营,无奈移葬别处,长期秘不发丧。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包括冀惟凌三父子在内的一行六人命丧襄阳。再有1900年“庚子之变”,北京巾帽胡同“乾盛享”遭劫,大掌柜霍其奂悬梁自尽。同年冀氏在北京的“增盛”银号大掌柜吉福强被乱军乱棍活活打死。四百年间,冀家先祖是用心血、汗水、泪水,乃至鲜血和生命谱写了经商传奇。
三是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道德修养,贯穿了冀家十几代人四百余年的经商始终。冀家秉持以儒家“仁”“信”为中心的思想,他们前赴后继、屡仆屡起、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书写了辉煌的商业传奇。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上,民间一直有“富不过三代”的说法。但晋商冀家不仅打破了这一常规,而且从始至终存续四百余年,其间的奥秘着实令人深思与探究。“富不过三代”这句话实际上出自《孟子》,大意是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富不过三代”。说明道德传家才是最重要的,道德是基础,但是文以载道,只有耕读传家、诗书传家才能使道德传家落在实处。冀氏商业从九世祖冀佑肇始,先祖冀佑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品性高洁、性情耿直,因仕途受挫,遂立志教子行商,确立了冀氏后代“学而优则商”的人生选择。尽管这条道路荆棘丛生、曲折崎岖,但冀家始终注重博大精深、优秀深邃的中华传统道德文化的传承和教育,特别是注重汲取儒家“仁、义、礼、智、信”的思想精华,打破了“富不过三代”的常规,创造了罕见的荣耀与辉煌。期间涌现出如冀州升、冀之瑜、冀国定、马太夫人、冀煃照、冀以龢等一大批经商奇才,他们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者,熟读儒家经典、学富五车、满腹经纶的饱学之士,又是品德高尚、宏图大略、视野开阔、胸襟宽广、腹有良策、经世致用的杰出人物。
尤其是冀以龢主政冀家商业王国期间,投资二十余万两白银,修建了占地两万余平方米的包括“登瀛文社”“潜研书屋”在内的“乐天园”冀家花园。该工程于光绪十三年(1887年)动工,光绪十六年(1890年)完工。在当时西学东渐的大背景下,这里成为引进、借鉴西方先进思想文化,促进中西文化交流融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场所和平台。晚清名臣、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伟大先驱徐继畬,“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杨深秀,清代学者、书法家包世臣等,都曾经是冀家的座上宾、堂中客。可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徐继畬曾在“登瀛文社”和“潜研书屋”讲学四十余天;杨深秀被斩于北京菜市口后,冀以龢派人收尸,并安排运回老家闻喜安葬。可见其交往、交情之深,相知、相敬之笃。
四
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调研时指出:“山西自古就有重商文化传统,形成了诚实守信、开拓进取、和衷共济、务实经营、经世济民的晋商精神”。2022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调研时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深入挖掘晋商文化内涵,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高品质生活。
如何进一步弘扬晋商精神,深入挖掘晋商文化的价值内涵,将晋商文化传承和发展下去,对于山西、对于介休43万儿女,特别是对于北辛武冀氏后人,牢记总书记嘱托,扛起时代使命,加强晋商文化研究,深入挖掘和发扬光大晋商冀家的文化内涵,对于全方位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访冀氏老宅,话百年遗事短线免息配资炒股,书晋商冀家故事,发诸多感慨。百年之前一篮鸡蛋的真人实事,使得冀家在我心目中树立起高大伟岸形象。此文通过对冀氏商业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旨在彰显晋商冀家史实与风采。
发布于:北京市垒富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