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两天手机上买股票,关于“为退休金设立上下限”的问题,老朱被一群体制内的人各种怼,这个可以理解,动了谁的奶酪谁反扑,很正常。
今天的文章,老朱从战略的角度,分析一下自己为何要提“为退休金设立上下限”这一建议。
1:国家财政
老朱的家人,已经退休的三线城市教育局的副局长,春节聊天时牢骚,自己的煤火费没发;另一家人,区政府公务员,不止煤火费没发,2024年的工资还有几个月没发全。路边社的消息说,地方财政没钱,体制内的人发的工资甚至是向当地的医院借的。
时间回到2015年前后,同样是三线城市的朋友,聊天时则是另一种抱怨,说他在教委工作的同学每月发1000块钱的“保密费”,老朱估计就是公安部门都未必有“保密费”这一项福利,一个地方教委有啥可保密的?说白了就是巧立名目的各种“灰色收入”,能想到的都立了,实在想不起还能以啥名义发钱,于是立了“保密费”这一项。
这只是教委一个部门,这只是我知道的一项,我不知道的多少部门?还有多少名目的“灰色福利”?可想而知。
10年后的2025年,同样是体制内的工作人员,不要说“保密费”,就连“绩效”都是砍了又砍,换句话来说便是,如果没有人帮衬,在职的年轻公务员的日子也大都并不好过。
老朱家里的孩子,80后公务员,经常性的周六周日加班,一分钱加班费没有,另一个当警察的孩子甚至跟老朱抱怨,寄快递的钱有时都是自掏腰包,这倒不是说单位不给报,而是报销的手续繁琐且还不知道猴年马月才给,于是常常的“算了,自己掏吧”。
至此,问题来了,从每月发1000块钱的“保密费”到连合法的“煤火费”都发不下来,问题出在了哪儿?
答案是,过去几十年房地产经济的高速发展为地方政府提供了大量的“土地财政”,这其间“体制内”的人员享尽了发展的红利,而这些人,大部分已经退休,少部分即将退休。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无论在哪个城市,拿着高额退休金的“体制内”的人大都有房,一套两套甚至是好几套,而且几乎都没有房贷,可是,同样是体制内的,在职的年轻人不止劳动强度增加了不少,好多都在苦哈哈的还着房贷。
老朱家里有两个50后退休老人拿一万多的退休金,还有一个40后也拿着大几千的退休金,40后的身体不是很好,但50后的俩老人可是“身体倍棒,吃嘛嘛香”的。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器官移植技术的越来越成熟,大城市中80多岁、90多岁的老人越来越多,活到百岁已经不是啥新鲜事。
上组数据:

另一组数据,2022年出生人口956万,2023年出生人口902万,2024年出生人口954万。
一边是退休的老人越来越多,老人越来越长寿,另一方边是新生人口越来越少,照这速度下去,还不要说涨工资,等8090后退休的时候,6070后都还活着,甚至部分50后还在世,这庞大的退休人口,你让国家拿啥养?
当年沿海经济高速发展,各种给中西部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彼时全国的房地产经济蓬勃发展,中西部地区自己卖地也有收入,大小企业还能贡献部分税收,现在大部分企业生存艰难,一些甚至关门大吉,沿海城市自己的财政都要覆盖不了支出了,拿啥来转移支付给西部?
昨天的一则新闻,山西大同开始缩减编制了,因为一划就过了,没记清缩减比例,好像是20%,想来也很容易理解,一方面是各种人工智能的崛起,另一方面财政资金吃紧,不降老人的退休金就只能裁编制的数量、减在职人员的福利了。
这是个信号,也是发展的必然。

2:人口问题
老粉都知道,老朱自2019年开始义务给年轻人牵线征婚,2023年后,这项工作基本停止了,没有老朱微信微博好友推荐的新人一律不加,原因很简单,怕了,利用婚恋渠道做杀猪盘的事情越来越多,老朱怕担责。
在帮年轻人牵线征婚的过程中,老朱发现一个问题,许多男生女生的在对象时,都要求“对方父母有社保”,最初老朱并没有在意,随着有这种要求的人越来越多,老朱觉出不对劲来了。
想来也能理解,医疗技术的发展让人口越来越长寿,没有社保的老人就是个无底洞,疾病、丧失了劳动能力之后的吃饭问题都不得不依附儿女。如此导致,就算是城市内高收入的年轻人,也不敢多要孩子,原因很简单,高收入的工作说没就没,父母的养老问题却一直都在。
1999年起,高校开始扩招,大量农村的青年通过高考走进城市,散布在各行各业,他们的父母在农村,农村出来的70后好赖赶上了国家经济发展的高速期,最悲催是8090后,农村的8090后,尤其是85到99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父母没退休金,却赶上了高房价,就算在体制内拿一份稳定的收入,由于父母没有退休金,也会对未来忧心忡忡,毕竟,那份收入虽然稳定,却不高,很难覆盖父母的养老。
城市的8090后,不仅父母有退休金,爷爷奶奶大都也有退休金,且因为前期国家经济高速发展,老人的退休金连涨21年,2008年到2015年的年涨幅都超过了10%,涨幅最高的2006年甚至高达23.7%,如此导致,哪怕刚退休时工资低的城市老人,在这一系列的涨幅之后,工资也都大几千了,退休金高的更是过万了,甚至几万的都有。
父母在农村,没有退休金,买房买车育儿方面给不了多少经济上的支持不说,晚年还要拖累儿女,如此,单纯的去怪丈母娘功利不找农村的女婿没有任何意义,人心趋利,不止是丈母娘,就是婆婆公公的,也不愿意娶个农村的儿媳妇,就算女孩子不是扶弟魔,岳父母晚年养老问题城市里的闺女也不可能袖手旁观,不出力出钱终是必然。
现在,咱抛开那些考入城市、工作不稳定年轻人,咱讲讲体制内的年轻人。
假如你是在北京的某个部委工作的年轻人,或是假如你是在某个省城的厅局工作的年轻人,已经很体面了吧?有稳定的体制内的工作,拿着一两万的工资,福利也还不错吧?可是,只要你父母在农民,只拿那一两百的退休金,你的日子就不会好过,在城市买房养娃已经压力山大,还要挤出钱来接济农村的父母,接济的时间不是一年两年,可能是十年八年甚至更长,换你,你敢要仨俩的孩子么?
江浙沪广东福建的年轻人敢生孩子,是因为这些地方开放的早,许多父母吃到了社会的红利,尤其是农村头脑灵活的,开个小工厂啥的有资金的积累,不但拖累不到孩子,还能在经济上帮衬孩子,可这样的家庭在整个中国毕竟是少数,更多的则是在城市定居、父母没有积累没有退休金帮不上孩子却是个无底洞的8090后。
上月,国家开始给育儿补贴,老朱估计,收效一定甚微,原因很简单,真正让年轻人不敢生孩子的不是那点奶粉钱,而是没有退休金的父母,父母年龄越来越大,没有儿女的帮衬不要说看病,三餐都是问题,这就是为什么连城市的公务员征婚时一听父母在农村没有养老金都会被拒绝的原因。
不解决年轻人的后顾之忧,出生人口的增长终是一厢情愿的天方夜谭。
不止退休金要设立上下限,丧葬费也该改革:

这是一位读者发我的三个不同身份的老人丧葬费的不同金额,个人建议,殡葬业实行免费制,全体国民的丧葬费一律按6个月的社平工资的支付,哪怕是出意外过世的年轻人,也给予6个月的社平工资的补偿,所有国民的丧事一律从简。
给退休金设立上下限,让所有老人都能拥有一个有尊严的晚年,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老人能吃饱穿暖有钱看病即可,社会资源向年轻人倾斜,解决年轻人的后顾之忧他们才敢生孩子,这事必须立即提上议程,明年两会后,具体方案公布实施。
十多年前老朱写涉民族宗教文章的同时,便呼吁放开二胎,账号被封了好几个,只留了几张截图:

这几天所有在老朱文章后面叽歪、只盯自己那点蝇头小利、看不到给退休金设立上下限对国家战略影响的人,不但配不上“为人民服务”这几个字,甚至不配做老朱的读者,利令智昏,这么多年的文章白读了……
垒富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